中風步態 (四):膝過伸步態
根據研究發現,有20~68%的中風個案在走路時會有膝過度伸直的現象,而原因主要會有包括本體感覺缺損、小腿後肌痙攣/無力、股四頭肌痙攣/無力、腳踝活動度受限和個案身體先天結構等因素,而有這樣的步態可能會導致走路的不對稱、速度變慢、膝蓋後方的關節囊、韌帶等組織壓力過大,長久下來而產生疼痛,肌肉萎縮等狀況。
根據研究發現,有20~68%的中風個案在走路時會有膝過度伸直的現象,而原因主要會有包括本體感覺缺損、小腿後肌痙攣/無力、股四頭肌痙攣/無力、腳踝活動度受限和個案身體先天結構等因素,而有這樣的步態可能會導致走路的不對稱、速度變慢、膝蓋後方的關節囊、韌帶等組織壓力過大,長久下來而產生疼痛,肌肉萎縮等狀況。
對一般人來說,走路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但中風後造成的肢體偏癱,讓走路就變得格外困難。要能走得好就牽涉到許多因素影響。在介紹中風步態前,先了解中風後影響步態的四大系統,來看看是什麼因素影響了步態的改變。 中風步態第三步曲 – 跳躍式步態,所謂跳躍式,就是使用健側腳墊腳尖的方式去讓患側腳擺盪
中風步態首部曲 – 環繞式步態(Circumduction Gait),此步態常見在下肢伸直張力大,無法讓膝蓋彎曲、腳踝翹起、大腿彎曲的個案身上,因為下肢無法有彎曲角度,因此個案會用往外繞圈的方式做跨步擺盪。由於下肢伸直張力是中風後常見的問題,若搭配上肢彎曲的張力姿勢,就被稱之為半側偏癱步態(Hemiplegic Gait)。
中風步態首部曲 – 臀中肌步態,顧名思義就是患側臀中肌無力而造成的步態,臀中肌是臀部三大肌肉群之一,位於臀部外後側,起點從髂骨外緣延伸至股骨的大轉子。當它無力時會無法穩定我們患側骨盆,因此在患側單腳站時,患側骨盆會往上翹或往外跑,稱之為臀中肌現象(Trendelenburg Sign)。
物理治療師在動作分析當中,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步態分析,經由行走過程,分析支撐期及擺盪期中各關節的動作角度、反作用力和肌肉作用,來了解更多人體行走的秘密。 黃色:肌肉向心收縮 (肌肉收縮,長度縮短) 橘色:肌肉離心收縮 (肌肉收縮,長度變長) 紫色:肌肉等長收縮 (肌肉收縮,長度不變) 根據動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