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動作恢復與代償的涵義
各專業間對“功能性恢復”仍有不同的見解,到底腦中風後,動作是恢復還是代償無法建立統一的標準。因此,這篇採用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為架構從健康狀態、身體功能與結構和活動來探討“恢復”與“代償”在這三個層面上的定義。
各專業間對“功能性恢復”仍有不同的見解,到底腦中風後,動作是恢復還是代償無法建立統一的標準。因此,這篇採用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為架構從健康狀態、身體功能與結構和活動來探討“恢復”與“代償”在這三個層面上的定義。
身為家庭照顧者,不論我們的身份是爸爸媽媽、女兒兒子、阿公阿媽、兄弟姊妹、伴侶還是親朋好友,生活中必定會歷經許多想要與不想要的改變。面對生活的變動,研究顯示會明顯影響照顧者的生活品質,讓照顧者容易出現壓力大、焦慮情緒、憂鬱情緒等身心健康問題。如何在這些改變下,仍然記得好好照顧自己,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什麼是神經心理復健?
神經心理復健結合了臨床神經心理學和復健心理學,是臨床心理學的分支,主要關注我們的腦如何影響一個人的認知、情緒和行為,並且會整合神經生理角度、心理角度和社會環境角度來認識一個人。
MDTP(McNeil Dysphagia Therapy Program),它是以運動原則的概念所發展出來的治療方案,所有的階段練習更是接合吞嚥動作的特定性與強度以系統性的方式練習。
中風吞嚥|從「動作學習」與「運動治療」的觀點看吞嚥治療 閱讀更多 »
治療性運動這本書提到,如果一般人或運動員受傷後,運動治療的介入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如果要使治療性運動有效,須遵照各個階段的順序來處理,並且每個階段都需恢復到未受傷前的狀況,才能確保運動員能回運動場,一般人能重回日常生活與活動。
腦中風後的肢體復健,就不得不了解動作相關的科學。我們如何實際運用動作學習、動作控制的概念和理論,來幫助個案練習、給予指導與回饋,都會是造成後續動作學習與表現的重要因素。
中風後經歷憂鬱情緒的比例約為31%,面對家人中風後的憂鬱情緒,身為照顧者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協助家人度過憂鬱情緒呢?以下提供一些策略技巧給大家。
臨床心理|面對家人中風後的憂鬱情緒,我可以怎麼做? 閱讀更多 »
什麼是中風復健中的限制誘發動作療法?簡單來說,就是限制好側的動作和使用,並對患側肢體進行高重複次數的特定任務訓練,訓練時並配合行為塑造技巧(shaping techniq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