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一復健

中風復健|為何不簡單? 物理治療師突破盲點

一般人對中風復健有迷思,認為「手沒力就抬手,腳沒力就抬腳,多練走路就會走了」,這些話看似很合理,但對個案來說真的很困難(因為真的抬不起來)。物理治療師陳俊宇表示,中風個案與一般人訓練方式不同,一般肌無力可藉由阻力訓練來增加肌力,但中風患者不只肌無力,還包括肢體感覺、姿勢控制、動作張力等問題,必須靠徒手引導和環境調整,讓大腦重新學習如何控制肢體。

中風復健|為何不簡單? 物理治療師突破盲點 閱讀更多 »

膝過伸步態

中風步態 (四):膝過伸步態

根據研究發現,有20~68%的中風個案在走路時會有膝過度伸直的現象,而原因主要會有包括本體感覺缺損、小腿後肌痙攣/無力、股四頭肌痙攣/無力、腳踝活動度受限和個案身體先天結構等因素,而有這樣的步態可能會導致走路的不對稱、速度變慢、膝蓋後方的關節囊、韌帶等組織壓力過大,長久下來而產生疼痛,肌肉萎縮等狀況。

中風步態 (四):膝過伸步態 閱讀更多 »

跳躍式步態

中風步態 (三):跳躍式步態

對一般人來說,走路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但中風後造成的肢體偏癱,讓走路就變得格外困難。要能走得好就牽涉到許多因素影響。在介紹中風步態前,先了解中風後影響步態的四大系統,來看看是什麼因素影響了步態的改變。 中風步態第三步曲 – 跳躍式步態,所謂跳躍式,就是使用健側腳墊腳尖的方式去讓患側腳擺盪

中風步態 (三):跳躍式步態 閱讀更多 »

繞行式步態

中風步態 (ㄧ):環繞式步態

中風步態首部曲 – 環繞式步態(Circumduction Gait),此步態常見在下肢伸直張力大,無法讓膝蓋彎曲、腳踝翹起、大腿彎曲的個案身上,因為下肢無法有彎曲角度,因此個案會用往外繞圈的方式做跨步擺盪。由於下肢伸直張力是中風後常見的問題,若搭配上肢彎曲的張力姿勢,就被稱之為半側偏癱步態(Hemiplegic Gait)。

中風步態 (ㄧ):環繞式步態 閱讀更多 »

臀中肌步態

中風步態 (二):臀中肌步態

中風步態首部曲 – 臀中肌步態,顧名思義就是患側臀中肌無力而造成的步態,臀中肌是臀部三大肌肉群之一,位於臀部外後側,起點從髂骨外緣延伸至股骨的大轉子。當它無力時會無法穩定我們患側骨盆,因此在患側單腳站時,患側骨盆會往上翹或往外跑,稱之為臀中肌現象(Trendelenburg Sign)。

中風步態 (二):臀中肌步態 閱讀更多 »

中風復健|六大重點觀念

1. 「愈早復健愈好」以台灣醫療現況,醫院已有「愈早復健愈好」這個共識,不過這裡要提醒大家幾點,雖然說越早復健越好,並不代表要催促病人一定要努力復健,初期病人是虛弱的,反而需要充足的營養和良好的睡眠,有精神後才有體力和專注力來作復健,所以復健應該依照病人的體力程度,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給我積極

中風復健|六大重點觀念 閱讀更多 »

語言治療|成人吞嚥困難:親友的六個幫助角色

對於有吞嚥困難的個案而言,親友是協助與復原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以下有六種親友們可以扮演的幫助角色: 1. 支持者:不論所愛的人正需要鼓勵尋求協助,或是正在接受治療與復原階段的艱難時刻,家人與朋友給予的支持是至關重要的。 2. 夥伴:由於食物與進食是許多社交場合的核心,有吞嚥困難

語言治療|成人吞嚥困難:親友的六個幫助角色 閱讀更多 »

腦中風復健模式優缺點分析|住院、門診、居家、自費

剛中風時,最一開始一定是入院治療,等身體的狀態穩定後就會開始住院復健,根據後續狀況轉院或是準備返家照顧,出院後返家則可以安排門診復健(醫院、診所、治療所),而現在有長照2.0居家復能,可提供少次數居家復能,如果回家不能照顧,可能轉由機構式的中心去做考量,而目前也有專門一對一的自費復健場所,以及自費的

腦中風復健模式優缺點分析|住院、門診、居家、自費 閱讀更多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