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中風時,最一開始一定是入院治療,等身體的狀態穩定後就會開始復健,根據後續狀況可能轉其他醫院或是準備返家照顧,出院後返家則是門診復健(醫院、診所、治療所),而現在有長照2.0居家復能,可提供少次數居家復能,如果回家不能照顧,可能轉由機構式的中心去做考量,而目前也有專門一對一的自費復健提供個案家屬做選擇,以及自費的居家復能服務。
哪一種對個案(患者)是最好的腦中風復健模式呢?
這是個很大的議題,包括個案及家庭居家狀況來考量,但大致上是可以分別來詳談,以下是我統整復健模式的考量:
個案狀況:
► 醫療狀態是否穩定?血氧、血壓、心跳等
► 認知狀況?混亂、嗜睡、清醒
► 個案狀況?輪椅、站、走(拐杖)
► 復健意願(個案心理、復健適應程度、復健環境等)
家庭居家狀況:
► 返家是否有人照顧?(看護、家人)
► 住家是否有電梯、居家環境
► 出門復健是否需人陪同(看護/照服員/家人,搭配復康巴士、長照2.0接駁車)
住院復健優缺點:
► 方便復健(每天復健)
► 對家屬來說方便
► 每28天內都需要轉院排床位(換醫師、治療師)
► 需住在醫院(復健僅1~2小時)
► 環境吵雜、器材復健(老師無法隨時在身邊指導)
門診復健優缺點:
► 可以回到溫暖的家(不用住院一整天)
► 可安排不同地點復健(復健內容與住院復健大致相同,皆是器材復健)
► 交通問題(復康巴士/看護、家屬、照服員陪同)
► 有出門活動及接觸人群
居家復能優缺點:
► 不需出門
► 可在家中實際執行生活獨立功能的練習
► 每週復健頻率降低
► 在家容易懶散、活動力降低
► 無法出外接觸人群、風友
以上是目前大致的腦中風復健模式,當然也有送機構型的中心,有優劣之分,通常復健不會是主要服務項目。不過到底哪一種才是最適合中風個案的呢?
以物理治療師的角度而言,當家人的醫療狀態(身體疾病、血壓、血氧)穩定後,後續最重的事情就是復健了,因此復健的內容和品質就相當重要,想問問看大家,以上不管任何復健模式,照顧者有實際去看過家人接受怎樣的復健嗎?
以下是團隊老師從事物理治療工作的臨床經驗,曾待過台北市的醫學中心、區域教學醫院及全台第一間腦中風自費復健診所,我能理解在醫院的處境,以前在醫院一小時內要照顧3~5位中風患者,平均一位12~20分鐘,加上電療、站立床帶上個案時間,真正能在個案身旁指導的時間很少。
醫院內中風個案非常多,包括住院+門診患者,以生病個案的角度而言,剛生病完的腦袋其實很需要休息和寧靜,團隊曾分享一位台灣的物理治療師中風,也是神經物理治療領域的專家,他的感想就是,醫院裡病人多又很吵雜,她無法接收到這麼多吵雜的訊息,治療師和家人照顧者應該給予簡單的指令,講話速度放慢,因為剛中風的病人是無法同時處理太多太快的訊息,會無法負荷,甚至無法專心復健。
另外對家屬而言最難熬的就是28天內就需要轉院(還不一定排的到),我覺得這對復健影響非常大,因為個案才剛熟悉這個環境及與老師的互動,就立刻要換醫院換老師,並且每位老師的說法作法都不同,這對剛中風的患者而言其實是很難適應和遵循的。
相反地,如果家人屬於嚴重腦傷個案(軀幹無力),則建議要給更多的環境和肢體的刺激,才有機會更好,環境的刺激包括每天的住院或門診復健,肢體刺激包括老師徒手的伸展和誘發,翻身誘發,個案身體的擺位和每兩小時的翻身等,都是很重要的步驟。在家如果無法有高頻率的復健,還是建議到院做規律的復健活動。
住院對個案最好?
對於年輕人來說,住院可以好好自主練習,但對於長輩來說,其實大部分是不願意長時間住院的,住院並不舒適,初期的大腦也需要有良好的睡眠,住院多少還是會受到隔壁病床、來來往往的人打擾休息和睡眠。另外每天不到2小時的復健就要住院一整天,並且每28天就要轉院一次,換不同的醫師和治療師,需要不斷地適應不同醫療人員的確很辛苦。
至於一般門診醫院或診所復健,大致上跟住院復健的內容差不多,只差在不用住在醫院病床,需要交通車(復康巴士),有人陪同復健的差別。其實倒是可以算算住院復健和門診復健到底哪種花費的多? 復健內容其實差不多。
中風復健的自費模式
目前自費課程屬一對一的模式(一位老師對一位學生),一開始包含評估、治療、衛教、溝通目標等,老師有完整的時間了解個案之前的復健狀況,遇到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目標,這樣也才能進一步規劃相關的課程。就老師一對一的經驗,只要能密集的接受訓練,回家功課好好練習,即使在慢性期,也能有所進步。
我們希望的是個案主動的學習,累積不同的動作經驗,把老師交代的功課帶回家練習,維持甚至加強上課時的效果。有經驗的老師也能在個案活動時適時給予回饋,讓個案知道如何調整,這也是一對一自費模式的優點。
但也不是每個個案或家庭都需要自費,團隊認為自費復健的考量應在:
► 想讓家人獲得更好的復健品質(包括時間、內容、環境)
► 當復健遇到瓶頸時(復友想再更進步)
► 尋找更有經驗的老師(找到專業、細心的老師)
► 對復健失去信心的個案
最後想告訴大家
「世界上最難的,不是你走一條路要走很遠,而是沒人告訴你走的對不對。」
請問如何申請一對一復健!
你好:
請加官方帳號聯繫
https://lin.ee/ISoqH9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