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術 – 十大基本原則

繼上一篇說明了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術的治療哲學後,再跟大家分享有關PNF的重要基本原則,這些原則都是我們在施行PNF技術時隨時要想到的法寶,甚至當中幾項原則是一起同時使用的,才能促進更好的誘發效果,以下就跟大家重點說明PNF的基本原則。

  1. 視覺輸入
    眼睛的動作與頭及姿勢的調整有密切的關係,視覺引導有助於個案去了解動作如何做,並且在功能性活動中協調頭與軀幹肢體的動作,並且眼睛看著我們要做的動作,可以增加運動神經元的興奮性,更容易做出動作。治療過程中與個案的眼神接觸,可以知道個案是否了解你的意思,注意力是否在活動上,還是個案已經累了需要休息。

  2. 口令輸入
    說話的語調及音量能夠影響個案的反應,若要有強烈的反應,口令就要強而有力,如果是為了放鬆或給予個案安全感,則是輕柔的語調。而口令也可以分為預備口令、動作口令和糾正口令。預備口令需有清楚的解釋,PNF動作模式如何一步一步地做出來,需讓個案記住步驟。動作口令則須簡短明確,讓個案跟著把動作做出。糾正口令則可立即指正並調整動作的方向。若溝通出了問題,則可藉由動作示範及臉部表情去提供個案回饋。

  3. 個案姿勢
    身體接觸床面或地面的位置會有觸覺的刺激,因此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本體感覺輸入,因此在治療時須考慮想讓個案作出的動作,搭配躺姿、臥姿、側躺、坐姿還是站姿,做出難易程度的分類。以下的徒手接觸也是屬於觸覺刺激的一種。

  4. 徒手接觸
    在PNF操作中,我們會以杯狀式握法(lumbrical grip)去接觸個案皮膚,手給予皮膚的壓力可以給予感覺刺激,增進神經肌肉的反應。手接觸的位置也會影響個案動作的方向,因此我們使用杯狀式握法可以給予單一動作肌群刺激,讓個案感覺到肢體該往哪個動作方向。

  5. 牽拉 / 擠壓
    牽拉 – 增加個案身體或肢體的活動度抗地心引力的動作或活動。
    擠壓 – 增加個案身體或肢體的穩定度順地心引力的動作或活動。
    此技術在操作時如有疼痛的情況發生則不適用。

  6. 適當的阻力
    這裡所說的阻力主要不在於增加肌力用,而是增加個案動作的方向感動作幅度等,並增加個案肢體的本體感覺。適當的阻力也能將力量從強而有力的肢體傳達到無力的肢體。而肌肉收縮可分為三種型態:
    向心收縮:肌肉收縮力量大於外在負荷的阻抗力量時,肌肉縮短。
    等長收縮:肌肉收縮力量等於外在負荷的阻抗力量時,肌肉長度維持不變。
    離心收縮:肌肉收縮力量小於外在負荷的阻抗力量,肌肉被拉長。

  7. 牽拉反射
    一種徒手的手法,啟動肌梭反射及肌肉的反應,此手法必須結合口令以及適當的阻力給予個案動作方向。如果過程中個案動作無法持續,可以給予再次的牽拉反射幫助其動作的持續。

  8. 動作出現順序
    一般情況,動作順序會從遠端(例如手指)先動,再到近端(例如肩膀),治療時會先以近端控制為先,再到遠端。當我們要集中火力在某一部份的動作時,則可以改變動作發生的順序,讓有力的部分去引發我們想要的部位動作。

  9. 輻射
    中樞神經系統運動神經元的徵召(興奮)有時稱為一種輻射現象(overflow)。此輻射現象必須要有個清楚的目標才來使用,必須經過設計。而輻射現象可分為直接輻射間接輻射,在同一肢體所做的輻射叫做直接輻射,不同肢體所做的輻射叫間接輻射。

  10. 動作模式
    動作模式分很多種,包括上肢、下肢、肩胛、骨盆、軀幹等多種模式,上下肢動作模式又可分為手肘膝蓋彎著做或是直的做,雙手做或是單手做,對稱或不對稱做,這些就造就了我們人體的協調動作模式

以上分享PNF基本的重要原則,藉由這些原則可以誘發我們想要的肌群及動作,最終篇將會介紹相關的操作技巧,待續。

陳俊宇 物理治療師

加入好友

在〈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術 – 十大基本原則〉中有 2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術 - 九大治療技巧 - 復癒空間

  2. 自動引用通知: 中風步態 (三):跳躍式步態 - 復癒空間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