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風居家運動成功率的十種方法

大家都知道,中風復健成效很重要的一環就是居家運動的練習,很多時候不是復健效果緩慢,而是回家是否有按照老師的功課嘗試練習,並回報在家練習過程中遇到的狀況與困難,並在下次練習時重新調整。復健想要更進步,就跟日常生活中有沒有練習調整有著密切的關係。

研究顯示有高達七成的個案對於執行居家功課有困難,這樣會導致復健成效不佳,無法達到想要的目標,治療師也因此容易誤會治療策略有問題而不斷修改治療內容。因此,治療師需了解個案/家屬真正的需求與目標,設計適合的運動處方,而個案也必須付出練習並回饋給治療師,這樣才能一起合作達到更好的復健成效。以下提供十個提高居家運動成功率的方法。

  1. 確認目標與可行性
    目標
    目標必須是符合個案真正想進步的地方,因此可以藉由動機式晤談促進個案的動機,並解釋回家運動練習的重要性(恢復功能、預防復發、減少疼痛、提高生活品質),了解病前最常從事的活動,居家運動可能的障礙和疑慮,並先設定一個回家很容易做到的情境,讓個案一開始就較容易進入回家可以練習的狀態。

    ● 範例:拿杯子喝水,按個案肢體狀況,每次想拿杯子喝水時,先主動使用患側手,在不能達到部分健側手給予協助。
    ● 範例:坐↔站時,先啟動身體出力,先從練習重心在兩腳之間站起或坐下。

    環境
    先了解個案執行運動的環境(家裡、社區、辦公室),如果工作時間多,是否可以設計一些工作休息時間可以做的運動?如果在家時間多,先正確瞭解家裡的環境,哪些地方有足夠安全的環境可以練習,是否有照顧者(看護、家屬)可以協助,以及可執行運動練習的時間。

    器材
    居家運動主要就是按照家中或是日常常接觸到的環境物品去做練習(餐具、盥洗用品、3C用品),是最符合日常獨立所需,但由於可能是自己練習,因此需要有個安全的環境來提供練習時的挑戰(地墊扶手牆角椅子),有時不知道自己姿勢動作對不對,也可搭配全身鏡作為輔助來增加視覺回饋,或是綁帶(彈力帶)來增加身體的回饋,來確認每次練習時的正確度。有些案家社區有腳踏車跑步機,可善用器材搭配治療師給予器材練習時注意的細節和重點,來增加體能與走路的對稱性。

  2. 合適的運動處方
    次數 / 時間
    先設定一天給予幾項活動練習(考量個案動機、時間、體力等),而根據神經可塑性的原則,次數是一個促進神經重塑的過程,因此選擇每個任務做幾下是一個明確的劑量。另外時間也是一個可以規範的要件,如果可以把時間分散來做,其效果會比集中在一個時段一口氣做完更好。

    ● 範例:一天三項任務(坐姿伸手取物、坐↔站、跨階),每項任務20下,做三回合(可分開時段做、或三項任務交替做)。
    ● 範例:一天1小時(分早中晚各20分鐘)。

    運動指導細節
    除了給予活動的練習,最主要是要加強活動下身體(動作)的控制力,「除了做的到,還要做的好」,去練習比較困難控制的部分,才是我們練習的目的。示範並清楚列出步驟,請個案實際做幾次,過程中或後給予指導和錯誤的回饋,個案容易忘記步驟或做錯的部分,請個案要特別留意和確實做到老師交代的步驟和程度。

    ● 範例:走路,控制身體直立穩定下並確實重心移到一側的腳上,再將腳擺盪出。
    ● 範例:上下樓梯,從需要扶手上下樓梯,練習到不用扶手;從兩腳一階上下樓,練習至一腳一階上下樓。

    強度 / 速度  
    中風復健常會強調每天要做多久、做多少下,但有時會忽略強度的重要性,強度也是神經可塑性十大原則之一,包括在更短的時間內做更多下,以及利用自覺用力係數及心跳率來確認強度的範圍。

    ● 範例:腳踏車(轉速、時間、阻力),每分鐘轉速在40下維持五分鐘,漸進加強轉速、時間和阻力。
    ● 範例:跑步機,在維持較好的走路對稱性下增加速度或斜坡。

    錄影
    對於剛學習姿勢和動作控制的風友們來說,錄影是一個極需要的輔助工具,有了影片可以重複回看記憶,了解練習的步驟和細節,治療師也能直接在錄影當下對於個案常出現的問題進行立即性的回饋調整

  3. 建立追蹤系統
    確認回家練習狀況
    每次上課時就可以詢問回家練習的狀況,包括「練習的如何?能不能抓到老師要的重點?是否覺得太難或太簡單?」,如果個案說明不清楚,甚至可請案家協助錄影居家練習的影片,讓治療師更能確認個案實際練習的狀況。而詢問的過程也是要讓案家知道,我們是很重視回家主動練習的。另外可以建立案家↔治療師溝通的管道(通訊軟體、群組、社團),保持互相回饋的機制,讓復健過程更順利。

    正向回饋
    個案只要有練習就該給予正面評價,研究發現,回饋應強調在個案的成功經驗而非失敗經驗,多給予正向的口語如“對了!就了這樣”或“做得很好”,都能促進個案練習動機。

    回家沒練習的原因
    沒練習一定有原因,可能是“忘記”、“執行有困難”、“太累”、“怕做錯”、“時間不夠”等等問題,再重新檢視達到下次能順利執行的方式,就越能培養回家練習的習慣。

團隊建議,找一位能讓你覺得有信心、有動力持續復健的專業治療師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其實腦中風復健就是為了延緩失能、促進身體健康、維持生活品質。「復健」聽起來很沈重,但實際上就是維持規律的正確運動,減少身體疼痛和退化,讓你更有能力做你想做的事。而回家練習後的你也會漸漸發現,你正在往正確的道路前進,並且「身體學會的,誰也拿不走」。

參考資料:
1. Yoshida, Taiki et al. “Motivation for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ubacute Stroke: A Qualitative Study.” Frontiers in rehabilitation sciences vol. 2 664758. 7 Jun. 2021, doi:10.3389/fresc.2021.664758
2. Hötting K, Röder B. Beneficial effects of physical exercise on neuroplasticity and cognition.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13;37(9 Pt B):2243-2257. doi:10.1016/j.neubiorev.2013.04.005
3. https://healingwithpt.com/student-resources/6-ways-to-improve-patient-compliance-in-physical-therapy/
4. https://www.optimispt.com/blog/strategies-to-improve-home-exercise-compliance/
5. https://www.physio-network.com/blog/home-exercise-programs-time-friendly/

物理治療師
張仁瑋、紀佳宜、詹芷綾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