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醫療與復健,該尋求第二意見嗎?

根據統計,美國人死亡原因的第三名是錯誤診斷,而初步診斷後被修正比例高達80%,非必要手術比例高達50%,非正確治療佔疾病案例的比例為50%。由此可知,面對專業上的問題,有時候的確需要第二意見。

臨床上除了遇到復健相關問題外,也會遇到案家有其他醫療上的問題,例如椎間盤突出、退化性關節炎、脊椎滑脫等狀況需不需要開刀?而疾病有分輕重緩急,該不該開刀是一種選擇,而開刀就牽涉到醫師擅長項目與技術經驗,因此這邊也分享一些我的觀點給大家參考。

  1. 急性腦中風(出血)、創傷性腦損傷、脊髓損傷等
    以上這些情況通常都是相當危急的,建議不要再浪費時間尋求第二意見,因為「時間就是腦袋」。如果當下醫師評估需要開刀,但還想著轉往其他醫院或是哪家醫院有認識的醫師,其實會浪費太多時間,對腦部等狀況可能會有更嚴重的影響。除非你認識相關神經內外科醫師可以馬上了解,否則就不要想太多,趕緊接受治療。

  2. 腦瘤、血管瘤、動靜脈畸形、脊髓腫瘤/囊腫等:
    以上這些情況可能不是這麼危急,原則上可以尋求第二意見,像這類手術也是需要醫師的技術和經驗,就單單腦瘤,位置上有些醫師判斷不能開,但有些醫師覺得可以開,手術的成功與否也會造就人生後半不同的人生,所以找相關專精這類手術的外科醫師就相當重要。

  3. 椎間盤突出、脊椎滑脫、退化性關節炎、壓迫性骨折等:
    這類疾病通常也不是特別緊急的狀況,是可以尋求第二意見,而這類型有不同的治療方式,也會因嚴重度而有不同的治療順序,通常狀況不嚴重會先以保守的治療如藥物、針劑、復健(徒手治療、運動治療)先,保守治療數個月後如果沒有減緩,甚至更嚴重則會考慮外科/骨科手術。也曾遇過一些患者的症狀不嚴重,但醫師說必須開刀的情況。一旦有疑慮建議尋求第二醫師、治療師的意見,會對自己/家人有更好的保障。

  4. 腦中風復健(物理、職能、語言、心理)
    其實不僅是復健領域,一些非緊急狀況下的打針、用藥與處置,如果一段時間覺得效果不好,或是醫師、治療師的處置解釋不清楚,溝通不這麼契合,都可以尋求第二意見。大家捫心自問,從住院的復健到後來的門診復健、居家復能,總共遇過幾位醫師/治療師,每位醫師、治療師的人格特質、治療習慣、細心程度、專業都一樣嗎?即使是同一類別如物理/職能/語言/心理,他們的專長是在成人腦中風復健,還是還有治療一般疼痛問題、小兒早期療育、或是跑電療,治療師本身對於專業的自我要求又是如何,這都會影響他在臨床上的專業技能與相關經驗的累積,進而影響復健的成效。

故事ㄧ:
我的髮型設計師在閒聊時聊到,在一次因緣際會下,一位醫師幫他轉診另外一家醫院看診,並終於找到身體疼痛的真正原因,是僵直性脊椎炎,而不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因此過去他吃了三年的奎寧,狀況時好時壞沒有改善原來是診斷錯誤。

故事二:
評估風友的下肢小腿痙攣有2以上,但原醫院的醫師覺得她痙攣不嚴重,不願幫他錄影申請健保肉毒,在與我的學生了解過後,幫她找到專門打肉毒的復健科醫師,看診後馬上幫她測下肢肌肉張力和錄影,最後也順利申請到健保肉毒桿菌注射。

現今網路的時代要獲取資訊比以前容易得多,Google搜尋、網路社群、電視雜誌都能去尋找和發掘一些你要的資訊,再去做判斷和選擇,但這邊也不是鼓勵大家,一個小病卻跑很多家醫院醫師去看診,如果當下這位醫師/治療師是能互相溝通配合的,也能提供專業上的協助,那就可以繼續配合下去。

但如果你發現此刻面前的醫師和治療師對你的病況不了解、治療方式一成不變、解釋不清或是效果不好時,那就勇敢地尋求更適合自己的醫師和治療師吧。

總結:
每位醫師、治療師,即使是同科別、同領域,都還是有各自所擅長的方式和治療哲學,最後祝福大家都能找到適合的醫師和治療師,幫助自己或家人順利調整身心狀態,回歸生活。

參考資料:
secondopinions.com

陳俊宇 物理治療師

加入好友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