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治療

語言治療|是溝通、語言還是言語?

一般大眾遇到語言治療師,往往會被這些名詞搞混,這些詞彙感覺起來有些相同,卻又不盡相同。到底溝通、語言、言語有什麼差別呢?接下來我們將會替各位一一說明:

溝通(Communication)

這個詞彙是大家最常在生活裡面用到的,也是人與人互動最重要的課題之一。我們常常會聽到下面這樣的句子:「你要跟對方『溝通』啊!」、「因為我們彼此間有『溝通』,所以才會更了解彼此。」那麼……「溝通」到底是什麼?對於語言治療師而言,溝通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能夠用彼此『共享的符號或媒介』將訊息進行『遞送』與『接收』。」也就是說,真正的溝通在將自己(傳送者)的想法傳遞給對方(接收者),再由對方(傳送者)將訊息反饋給自己(接收者)。注意到了嗎?接收者與傳送者的角色是一直在進行交換的,也就是說單方面的訊息傳遞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溝通。

語言(Language)

承接上一段「能夠用彼此『共享的符號或媒介』將訊息進行『遞送』『接收』」這句話。其實已經包含了我要說明的「語言」。語言就是我們社會或文化「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各位是否有注意到,這邊的「約定俗成」就是我上面溝通所寫的「共享符號」的其中一種。為何是「其中」一種?因為語言的符號包含了「口說語言」以及「書寫語言」兩種模式。「口說語言」也就是我們使用說話的語音在生活中進行「聽(接收)」與「說(表達)」;「書寫語言」則是使用了文字符號系統進行「讀(接收)」與「寫(表達)」。

當然,上面所說的「聽、說、讀、寫」是最外顯的語言表現方式。但考量到「語言」內在的組成要素時,則可以分成「形式內容、以及使用」這三大要素。

  1. 形式(form)就是指我們將自己的概念「形成」語言的形式,「語法」、「構詞」、與「音韻」就是語言形式最重要的項目。語法,簡單而言就是我們的『句子』的組合規則,例如:「我在吃飯」與「在我吃飯」,很明顯後句是不符合我們的語法規則;構詞,也就是我們「詞彙」的組合規則,例如:同學「們」,這裡的「們」就跟英文的複數形需要加上”s”或”es”的規則一樣;音韻,就是我們「語音」的組合規則,例如:我們小時候學的注音符號。(註:語言的要素在「語言學」的領域當中是有著相當豐富且專業的內容,在這邊只能簡略的告訴大家重點。)
  2. 內容(content)指的就是語言的「意義」,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語意」,當然依照其單位的大小,甚至可以區分成「詞意」、「句意」、「文意」等等。
  3. 最後,就是屬於更高層次的使用(use),也就是我們如何使用語言,或者把「語言」比喻成工具。平常我們會根據實際的情境與溝通對象,適當地使用這項「工具」。就如同我們發現螺絲鬆了,我們會去拿螺絲起子而不會拿剪刀是一樣的情況。簡言之,就是我們如何把語言拿來進行溝通,而語言治療師最常跟家屬所說的「語用」就是屬於這個要素。

言語(Speech)

言語對於大部分非語言治療師的人員而言一定非常困惑。畢竟在我們的生活裡面,言語跟語言其實是會互相交替使用的情況。因此,當語言治療師談論到「言語」時,指的就是我們在溝通時最常使用的「媒介」之一。也就是我們利用自己本身生理結構中的「肺(呼吸系統)」、「喉部(發聲系統)」、「口腔與鼻腔(共鳴系統)」,以及調控這三者能夠協調運作的「週邊神經系統」。換言之,也就是我們利用身體的肌肉與器官的共同協調運作下產出語音。雖然如此,但大部分的語言治療師也會將「吞嚥」納入在言語的範疇內,因為吞嚥同時也是需要上面所說的這些系統協調運作,另外就是語言治療師對於上呼吸道相關的肌肉機轉與功能都相當了解,且同時吞嚥亦需要這些系統的協調運作。語言治療師也因此較能夠針對有吞嚥障礙的病人提供更仔細的觀察以及更適合的治療策略,逐步讓病人能夠在最小限制的情況下由口進食,並減少病人出現吸入性肺炎的情形發生。為了避免與語言這個概念混淆,大致上會將言語視為「生理」的層次,而語言則視為「認知心理」的層次。


小小動腦時間
下面提供一些可能常見的溝通、語言或言語問題,請大家猜一猜是屬於哪個部分的障礙。

  1. 南蠻鴃舌-這是屬於「溝通」或是「語言」的層次,因為兩個人沒有使用共通的符號系統進行訊息的傳遞;或是兩個人使用不同的語言系統。
  2. 聲音沙啞-這是屬於「言語」當中「發聲」系統出現障礙,你可以發現聲音沙啞並不會造成「語言」層次上的干擾或是障礙。
  3. 詞不達意-這是屬於「語言」當中的「內容」,因為無法使用精確的詞彙將核心概念表達出來。
  4. 話不投機半句多-這是屬於「語言」當中的「使用」出現困難,因為個案無法聚焦在大家的主題上,無法適切地使用語言至當下交談對象或是情境的主題上。
  5. 說話顛三倒四-這有可能是屬於「語言」當中的「形式」的層次,因為說話者無法將語句適當地依照規則進行排列。
  6. 牛頭不對馬嘴-這是屬於「語言」當中的「語用」的層次,說話者彼此之間無法有效地產生延續性以及連貫的對話。

參考書目:
1. Terminology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Speech-Language-Hearing :Lucille Nicolosi; Elizabeth Harryman; Janet Kresheck

2. 語言發展導論:作者 Robert E. Owens Jr. , 譯者 林玉霞、楊熾康、童寶娟等人

張FR 語言治療師

加入好友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