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失語症」,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沒有辦法說話,不能跟別人溝通。但,到底什麼是溝通?難道只有使用口語才能溝通?您是否有思考過,強褓中的嬰兒沒有任何的口語,為何還是能夠對您傳遞他的需求?口語已是大家最便利也最自動化的溝通模式,卻忽略了其他的溝通方式。大家可以回顧一下之前的文章,你就可以了解到溝通不單單僅限於「語言」。為何需要特別提到「溝通」?因為當我們侷限在使用嘴巴說話時,往往也會無法看到病患在有限的口語當中,極盡全力地表達出想與您溝通的意圖與方式。
因此,語言治療師除了是提供治療服務的人,更是連結家屬與病人溝通的橋樑,以及讓病人更仍提升生活品質與參與更多社會互動的幫手。有時,與其把「失語症」視為毒蛇猛獸,我們或許更需要讓病人與家屬學習如何與「面對」它,並和平地「共處」。除了病患遇到這樣的疾病往往會陷入低潮,家屬面對這樣的疾病也同樣會接受到同樣的壓力。因此,如果病人與家屬們也能夠共同決定什麼樣的治療,或許也可以減少設定目標的落差並增加家屬陪伴個案練習的動機。以下的一些建議,或許可以幫助病患與家屬面對失語症:
- 了解溝通是基本的人權
- 以「人」為本
- 將家庭成員、照顧者以及其他有關的成員都納進來
- 對介入的目的與目標都有共識
- 促使更多生活圈外的人員成為溝通夥伴
- 鼓勵病人成為自我教練(self-coaching)
- 考量最佳的治療時間、情境
- 考量最佳的治療場所
- 聚焦在功能性溝通
- 著重在改善病人真正需要以及想要的能力
- 成為專業團隊間的一份子
- 鼓勵友善失語症的溝通模式
- 一起面對並解決阻礙成功互動的行為問題
許多病人與家屬,最迫切考量的就是治療的效果與進步程度。一般大家都知道愈早開始接受治療,在溝通功能的進步也會愈大。但在發病後的急性期,病患本身的心理情緒狀態、參與的能力與耐受度、本身的意願,也會影響到是否能在這段時間接受治療。別忘了,任何的治療都要以「個案」為考量,有時過度地逼迫個案進行治療,反而干擾了病患進步的動機與進步的結果。治療的強度也是家屬所在意的點。一般而言,比起低強度的治療,治療的頻率愈密集(即強度愈高)可以獲得更大的進步。根據文獻,每週至少兩個小時是比較建議的強度。許多人也會相當在意哪些因素會影響到介入後的效果,這邊也幫大家整理了「可能」的因素。同樣地,也希望大家不要過於執著於這些因素的影響,僅能說是「考量」的指標。可能的因素如下:
正向的影響(愈多/佳愈好)
- 疾病發生的時間
- 損傷周圍健全的組織量
- 健康的身體(血糖控制、作息、運動、營養、水分)
- 動機(內在與外在)
- 發病前的智力
- 教育程度
- 介入的品質、方式、頻率與時間
- 心理社會的協助程度
- 對障礙的察覺
- 獨立使用代償策略與自我提示的能力
- 本身的組織能力
- 記憶力
- 注意力
- 判斷能力
- 應對技巧
- 自尊心
- 挫折忍受度
- 情緒控管的策略
負向的影響(愈多/差愈壞)
- 年齡
- 嚴重度
- 損傷範圍
- 有無雙側損傷
- 除了大腦皮質的損傷外,還包含皮質下白質的部分
- 昏迷的時長
- 伴隨記憶與注意力的缺損
- 憂鬱
- 精神疾患
- 酒精濫用
- 藥物濫用
其他影響
- 損傷位置
- 醫療藥物的效果與副作用
- 內控(locus of control)
- 失語症的類型
雖然許多研究結果說明了失語症的治療是會有進步,但也有很高比例的病患是終身都會受到失語症的影響。語言治療到底是不是有「停滯期」?答案或許就像我一開始與大家說的,端看大家對於「溝通」的觀點。當我們不單單只考慮「口語」或是「語言」的障礙時,其實進步的廣度可以更多元,因為「語言」只是「溝通」的一種形式而已。
張FR 語言治療師
自動引用通知: 原發漸進性失語症 全攻略 - 復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