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復健|行走動作模式訓練

近代文獻中的中風復健主要以任務導向訓練為主要介入方式,例如不會坐到站,就反覆坐到站,跨階不穩就一直跨階,走路不穩,就一直練走,只要練習的次數夠多,個案自然會找到平衡。

但你是否有遇過個案再怎麼練習還是不穩嗎?功能性的進步(例如走路速度)的確可能藉由賣力練習變快,但變快的同時,是否也觀察到個案的手更用力彎曲、腳更費力的走路呢?

走路這個功能性動作,到底跟人體使用身體協調性動作模式有沒有相同?如何有效率地行走將是對中風個案最重要的議題。


這就談到過去提到的解剖列車,人體走路的動作模式是串連在一起的,當我們啓動軀幹一側的動作模式, 另一側的動作模式就變的有效率。例如當好側做好承重時的動作模式,自然患側跨步是省力的。而這邊我再提到過去所說的動作鍊,骨盆位置有四條重要的動作(筋膜)鏈。

  1. 深層縱向動力鍊:『豎脊肌』和『股二頭肌』組成。此動力鍊同時運用胸腰筋膜和椎旁肌系統來創造骨盆以上的動力鍊。但值得一提的是,股二頭肌與前側脛骨之間的關係,因為這是創造『穩定度』和更有效的動力鍊。
  2. 側向動力鍊:『臀中/小肌』和『對側內收肌群』組成。雖然大家都知道『橫向動作』的重要性,但有一點可以注意的是,側向動力鍊提供了走路或爬樓梯時,骨盆的穩定度,特別是單腳站時。
  3. 後側螺旋動力鍊:『臀大肌』與『對側闊背肌』組成。這個系統也常見於『步伐』當中。因為臀大肌與對側闊背肌會在『胸腰筋膜』上,創造張力。這對預防骨盆『旋轉』是很重要的。
  4. 前側螺旋動力鍊:在身體前側腹部筋膜位置,由『腹內/外側斜肌』與『對側大腿內收肌群』組成,提供跨步的穩定和活動度。


以上的思維有沒有讓你想到過去讀書時談的理論呢?沒錯,就是PNF(本體感覺神經肌肉誘發術)。PNF就是強調動作模式的建立而非單一關節肌肉的動作,而現今加入了呼吸的元素,建立軀幹的穩定系統,而這又會跟哪一療法有關呢?那就是DNS(動態神經肌肉穩定術)

PNF和DNS你都不懂沒關係,而現今的人體動作科學也強調動作模式,以走路和跑步來分析訓練後的成效,也是利用以上的概念來加以延伸訓練的。

有學過PNF理論的應該知道,我們會先讓肩膀骨盆動起來,再來引發遠端的動作。現在我更瞭解為什麼這些位置很重要,因為肩膀/骨盆一直是驅動身體動力輸出的主要引擎,所以這時的核心就不能再單看骨盆了,包含上半身的控制能力也須考慮下去。而如何發揮軀幹核心的控制度,關鍵就在於脊椎,首先就是要維持脊椎在中立延伸拉長的位置,這時搭配呼吸的腹內壓,就可將軀幹視為完整的動力鍊,若走路時駝背、頭頸往前、或是骨盆過度前傾,這些皆是軀幹穩定力量不足的表現。

陳俊宇 物理治療師

加入好友

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